利国国际老牌w662026年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更好的选拔优秀本科生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根据《利国国际老牌w66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管理规定》及学校关于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会议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工作要按照公正、公平、公开的基本原则,确保推免标准严格明确,推免程序规范透明。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三条 学院成立推免评审小组(人数为单数且不少于7人),负责学院的推免工作,由学院院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和学生工作的学院领导任副组长;学院成立推免监督小组,由学院党委书记担任过程和程序监督负责人,监督学院推免工作;学院教务办公室和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第四条 学院成立专家审核小组(人数为单数且不少于5人,专家组成原则上应具有相关学科副教授以上职称),负责对申请推免资格学生的各方面表现,特别是科研创新成果、论文、竞赛获奖奖项及内容进行审核鉴定。
第三章 推免回避制度
第五条 推免工作实行回避制度,推免相关工作人员有直系亲属或利益相关人员报名参加我院推免招生的应主动申请回避,有非直系亲属等报名参加推免招生的要主动报备。相关学生申请推免资格时也应主动向学院报备声明。
参与推免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及学生需填写回避承诺书,学院存档。
对未按规定报备声明回避关系的推免相关工作人员,学校将依规依纪严肃处理。对未按规定报备声明回避关系且影响推免过程和结果公平公正的学生,学校将取消其推免资格。
第四章 推免工作程序
第六条 本科生推免类型
1.学优推免:指对学习成绩优秀学生的推免。
2.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推免:指服务船舶动力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中高速柴油机工程、两机专项、减振降噪、船舶动力基础科研计划、豪华邮轮战略发展需求等学生的推免。
3.工程硕博士改革专项推免: 其基本条件为除符合学优推免基本条件外,学生需获得学科导师及学院的同意接收意见。工程硕博士改革专项推免为专业学位类别。
4. “双一流”学科建设管理服务教师推免:由学生工作处另行通知。
5.国家/省研究生支教推免:由校团委另行通知。
推免生只可选择一种类型进行申报,不得兼报,工程硕博士改革专项推免为专业学位,其他推免名额不区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类型。
第七条 推免工作具体步骤
1.公布推免条件、办法、推免名额,通知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到学院教务办公室报名,逾期不报视为放弃。按照学校2025年最新推免要求,及推免名额,按专业方向人数比例确定各专业方向推免名额具体如下:
表1利国国际老牌w662022级本科生推免名额分配表
推免类型 |
推免总数 |
内燃机方向 |
燃气轮机方向 |
热能工程方向 |
轮机工程 |
能源与动力工程、轮机工程 |
学优推免 |
32 |
8 |
8 |
8 |
8 |
/ |
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推免 |
25 |
6 |
6 |
6 |
6 |
1 |
表2利国国际老牌w662026年工程硕博士改革专项推免招生计划分配表
企业编号 |
企业 |
领域 |
硕士专业 |
硕士招生计划 |
具体单位 |
能源与动力工程、轮机工程 |
01 |
中核集团 |
核科学与技术 |
能源动力 |
1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1 |
1 |
04 |
中国船舶 |
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 |
能源动力 |
2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1;中国船舶703所1 |
2 |
04 |
中国船舶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能源动力 |
3 |
中船动力研究院2;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1 |
3 |
06 |
中国华能 |
智慧能源 |
能源动力 |
8 |
东北分公司、吉林分公司、 黑龙江分公司(人数后确定) |
8 |
08 |
哈电集团 |
智慧能源 |
能源动力 |
3 |
锅炉1;汽轮机1;电机1 |
3 |
注:工程硕博士改革专项推免各领域不可兼报,该专项为差额复试后确定最终推免资格,鼓励学生积极报名。
2.学院教务办对报名学生进行学习成绩方面资格审核,学生工作办公室对报名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加分方面资格审核。
3.征求本人意见确定申报志愿,志愿确定后不得更改。根据学校推免委员会分配的名额、综合成绩排序、本人志愿拟出推荐资格名单。
4.学院专家审核小组对申请推免资格学生的科研创新成果、论文、竞赛获奖奖项及内容进行审核鉴定,排除抄袭、造假、冒名及有名无实等情况,学院组织相关学生公开答辩。对学生提交的多篇科研成果实行代表作评价。专家审核小组及每位成员都要给出明确审核鉴定意见并签字存档。答辩全程要录音录像,答辩结果要公开公示。未通过审核鉴定或答辩的,不得纳入加分体系。学生与其亲属或其他利益相关者合作的科研成果不纳入学生本人推免遴选综合评价成绩计算体系。
5. 工程硕博士改革专项推免报名学生还需参加学院组织的复试,依据各领域招生计划按照复试成绩从高到低进行差额确定推免资格,复试时间、地点、方式另行通知。
6.学院推免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审核推荐资格名单,依最终成绩和学校分配的名额排序,确定学院推荐的名单,并将获得推荐资格的学生名单公示3天,公示无异议后报送学校推免工作办公室。
第五章 学优推免、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工程硕博士改革专项推免条件
第八条 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应届毕业生。对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生要全面衡量,考察范围包括思想品德和从业素养(重点考察诚信律己的言行、社会责任的肩负、团结协作的精神、科学态度的严谨)、学习成绩、专长等方面。对象为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应届毕业生(定向学生须征得定向单位的书面同意)。
第九条 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责任感强,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第十条 诚实守信,学风端正,品行表现优良,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第十一条 推免生在校学习期间前6学期必修课首次考核平均成绩在本专业(专业名称:能源与动力工程,轮机工程)排名不低于前60%。首次必修课考试不及格课程不超过1门,且已通过。统计平均成绩时(军事训练成绩不纳入平均成绩计算中),按首次考核成绩计算,办理过缓考的课程按缓考后的成绩计算。大学英语四级(CET-4)425分及以上,小语种须通过大学外语四级考试。
注:必修课正常考核平均成绩=∑(学分×课程成绩)÷∑总学分
(考查课成绩按优秀95分、良好85分、中等75分、及格65分、不及格30分计。缺考0分。)
第十二条 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推免条件:除符合上述学优推免基本条件外,该项目学生需获得所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团队的导师及团队负责人的同意推荐意见。
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推免生可在学习成绩的基础上加分后,优先推荐。加分原则应与学优推免生保持一致。
第十三条 对符合上述要求的学生,可以进行加分,综合成绩=必修课正常考核平均成绩+∑加分,最后按综合成绩确定出建议推免排序,出现条件不符合或自愿退出等情况由后面学生递补,学优推免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推免分开排序。同一名学生所有类别合计加分上限为2分,超过2分按2分计算。为选拔一批生源质量好、综合素质高、实践创新能力强的免试硕士研究生,学院依据学校相关推免通知文件精神,结合自身情况,制订如下加分细则:
学生加分为以下五项加和:
(一)学术科技竞赛及学术成果类,加分上限2分;
(二)省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志愿者等荣誉表彰类,加分上限0.3分;
(三)省级以上体育、文艺特长类,加分上限0.3分;
(四)社会工作类(学生干部)、校院两级荣誉表彰类、以上两类加分上限分别为0.2分,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加分上限为0.6分。
(五)学生参军入伍服兵役类。
具体加分细则如下(学生在某一方面中有多项加分情况时只取一项):
(一) 学术科技竞赛(加分上限2分)
各类科技创新竞赛、学术成果具体赋分值如下所示。
说明:1.学生独立参加或作为主力成员参加与学业相关的国内权威科研竞赛(全国赛)并获得三等奖及以上奖励(团体项目要对学生贡献度进行严格审核鉴定。国际赛事参照执行,但不得低于国内赛事相关标准和要求)(本次推免含2025年超一流竞赛省赛金奖获得者)。
2.科技创新竞赛加分有效名次为前三名,第一作者加分为作品赋分*100%,第二作者、第三作者加分为作品赋分*80%,学生需提供加盖校团委公章的创新创业校外竞赛获奖认定证书作为加分佐证材料,若材料遗失需提供加盖公章的竞赛获奖名单及由指导教师签字的情况说明。
3.原则上仅限学生本科阶段在高水平期刊上,以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的,或者以指导教师联合发表的与学业相关的科研论文(其中与指导老师联合发表论文是仅限于指导老师作为第一作者,学生作为第二作者的情况)。
4. 学生与学历、职称、职务明显高于本人者(指导教师除外,与指导教师联合发表论文的,指导教师应出具推荐信(客观陈述学生在论文中所做的实际贡献),合作的科研成果、竞赛奖项等仅作为参考,不纳入学生本人推免遴选综合评价成绩计算体系,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考虑。学生与其亲属或其他利益相关者合作的科研成果不纳入学生本人推免遴选综合评价成绩计算体系。
1.学生学术科技创新竞赛
学术科技竞赛获奖情况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由校团委认证,未认证的项目不能作为推免的依据。
表3 利国国际老牌w66科技创新(校外)竞赛赋分表
竞赛名称 |
赋分值 |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一等奖(国家级) |
2 |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国家级) |
1.6 |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国家级) |
1.2 |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国家级) |
2 |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国家级) |
1.6 |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国家级) |
1.2 |
“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国家级) |
2 |
“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国家级) |
1.6 |
“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国家级) |
1.2 |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主赛道特等奖/一等奖 |
1.8 |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主赛道二等奖 |
0.8 |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主赛道三等奖 |
0.4 |
竞赛库I类竞赛(除挑战杯、节能减排主赛道、互联网+)一等奖及以上 |
1.6 |
竞赛库I类竞赛(除挑战杯、节能减排主赛道、互联网+)二等奖 |
0.6 |
竞赛库I类竞赛(除挑战杯、节能减排主赛道、互联网+)三等奖 |
0.3 |
竞赛库II类竞赛(或经校团委认定为II级竞赛)一等奖及以上 |
0.6 |
竞赛库II类竞赛(或经校团委认定为II级竞赛)二等奖 |
0.4 |
竞赛库II类竞赛(或经校团委认定为II级竞赛)三等奖 |
0.2 |
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获得立项并通过 |
0.1 |
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获得立项通过并获得优秀 |
0.2 |
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或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 |
1.8 |
注:1.国家级和2025年超一流赛事金奖的认定,请参考附件《利国国际老牌w66在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中学术科技竞赛认定细则》。
2.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省级奖项加分等同于竞赛库II 类竞赛加分,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国家级奖项加分等同于竞赛库I 类竞赛加分。
(二)学术成果类(加分上限2分)
1.学术论文、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加分
(1)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CI收录加分:学生为第一作者加1.8分、导师第一作者学生第二作者加1.6分(指导教师应出具推荐信,客观陈述学生在联合成果中所做的实际贡献);
(2)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被EI及EI 会议论文收录加分:学生为第一作者加1.2分、导师第一作者学生第二作者加1分(指导教师应出具推荐信,客观陈述学生在联合成果中所做的实际贡献);
(3)在校期间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加分为1.6分;
(4)在校期间获得国家授权的软件著作权登记的第一完成人加分为0.2分。
(三)省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志愿者等荣誉表彰类(加分上限0.3分)
依据学校团委、学生处、党委宣传部、体育部、本科生院等相关部门建议执行,省级以上荣誉表彰类加分上限为0.3分。
(四)省级以上体育特长类(加分上限0.3分)
该项加分依据学校体训部建议执行。
(五)省级以上文艺特长类(加分上限0.3分)
该项加分依据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议执行;
(六)社会工作类(学生干部)、校院两级荣誉表彰类、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前两类加分上限分别为0.2分,第三类加分上限为0.6分)
1.社会工作类(学生干部)
(1)学生干部“推免”加分的基本条件
①必须由学校和学院认定资格的学生干部;
②工作必须满一年以上;
③学生干部必需具备工作勤恳,兢兢业业,甘心为学生服务,并为学院的学生工作做出积极贡献,品学兼优等条件;
④学生干部每学期考核成绩必须在合格以上。
(2)学生干部“推免”加分标准
①在校级学生组织中担任正职负责人的现职学生干部加0.18分,副职负责人的现职学生干部加0.14分,下设部门正职负责人加0.10分,副职负责人0.06分,普通学生干部0.02分(校级学生干部身份认定将由相关部门证明);
②在院级学生组织中担任正职负责人的学生干部加0.16分;
③在院级学生组织中担任主要副职负责人的学生干部加0.10分;
④在院级学生组织中担任部门正职负责人的学生干部加0.08分;
⑤在院级学生组织中担任部门副职负责人的学生干部加0.04分,在院级学生组织担任普通学生干部工作满三年的学生干部加0.15分,满两年的加0.1分,满一年的加0.05分;此项加分与学院学生干部加分不进行叠加,取最高分数计算;
⑥担任副班主任工作加0.05分;
⑦在班级中担任班长、团支书工作满三年的主要负责人加0.15分,满两年的主要负责人加0.1分,满一年的主要负责人加0.05分;
⑧在班级中担任学委工作满三年的主要负责人加 0.12 分,满两年的主要负责人加 0.08 分,满一年的主要负责人加 0.04 分;
⑨其它班委或团支部成员工作满三年的现职学生干部加0.1分,满两年的加0.06分,满一年的加0.03分;
⑩担任过多个学生干部职务的学生按最高分计算,不重复累加。
因工作原因被学院免职的学生干部,取消其加分资格。
2.校院两级荣誉表彰类
1.校院两级荣誉必须是学校和学院相关部门认定的;
2.学校“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标兵、“优秀共青团员”标兵、“优秀共青团干”标兵、十佳团支书、创新标兵、自强标兵、学习标兵、优秀共产党员加0.2分/次,“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共青团干部”、“校优秀共青团员”、“校优秀志愿者”、“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加0.04/次。
社会工作类(学生干部)、校院两级荣誉表彰,以上两类加分上限分别是0.2分,超过0.2分的按0.2分计算;以上两类加分之和上限是0.2分,超过0.2分的按0.2分计算。
3.国际组织实习
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累计30天加0.2分;累计60天加0.4分;累计90天加0.6分。
同时需满足以下要求:国际组织指两个以上国家或其政府、人民、民间团体基于特定目的,以一定协议形式而建立的各种机构;学生在国际组织的实习是指通过国际组织的测试和考核,正式获得实习生身份,在国际组织固定岗位工作并最终获得官方出具的实习证明。
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加分需获学校和学院相关部门认定。
(八)学生参军入伍服兵役类
1.大学生参军入伍在部队荣立二等功及以上,退役后复学申请保研者,加2分;
2.大学生参军入伍退役后复学申请保研者,加1分。
参军入伍情况及所获荣誉奖项需获学校和学院相关部门认定。
第七章 网上报考及录取
第十四条 教育部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http://yz.chsi.com.cn/tm),作为推免工作统一的信息备案公开平台和网上报考录取系统。推免生(含推免硕士生和直博生)资格审核确认、报考、录取以及备案公开等相关工作均须通过“推免服务系统”进行。推荐工作结束后启动接收推免生工作。
我校接收本校推免生的复试具体时间由各学院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定。
为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学校支持获得我校推免资格的优秀本科生报考我校其他学院相同(相近)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第十五条 获得我校推免生资格报考我校可享受的优惠政策:
(一)免试读博
1.直博生
报考我校部分专业的推免生可直接申请直博生,学校接收直博生总数后续通知。
2.硕博连读
在参加我校组织的推免生复试过程中,未进入我校直博生人才培养项目的学生亦可自愿提出硕博连读申请,通过学院组织的初选后,成为我校下一年级硕博连读生的候选人。
(二)奖助政策
推免生奖学金及助学金学校会给予倾斜,以学校后续通知为准。
(三)国际交流
推免生在学期间在国际交流上予以政策倾斜,同等条件下,优先资助参会等。
(四)提前修读
1.我校的推免生经指导教师同意后,可在大四的第1学期自愿申请提前进入导师的课题组。
2.推免到我校的学生可在本科生阶段的第7学期和第8学期提前选修研究生课程。学校将提供一次额外学习机会,让推免生尽早进入科研阶段。
依托本研贯通试点改革项目,试点学科推免生可在指定时间内选修硕士研究生课程。
3.推免生对提前所选修课程考试成绩不满意的,可以再次跟随本年级硕士生一同参加学习和考试,取成绩高的作为该课程的最终成绩。
(五)我校推免生提前进入科研课题研究
我校的推免生经指导教师同意后,可在大四的第二学期自愿申请进入导师的课题组,从事科研工作。
(六)学院可根据推免生今后的研究方向、科研情况推荐其到国外大学或国内相关研究所或企事业单位进行联合培养。
第十六条 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由学院报本科生院,经研究生院审核后,取消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
(一)在获得推免资格后受到警告以上(含警告)处分。
(二)未达到本科毕业条件或未获得学士学位。
第十七条 本实施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由学院教务办公室和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解释。
利国国际老牌w66
2025年9月5日